刚高考完,发现大学学费又涨了!

(转自:大象财局)

学子们刚刚高考完,还在想着怎么填报学校专业呢,发现很多高校学费都上涨了。

2025年,超几十所大学学费上涨,涨幅500-20000元/年不等。

各学校学费具体涨幅情况可以看上图,学费涨幅的高校中,民办、公办,普通、重点等各类学校都有。

数据我核实了一下,有些不太准,有些确实是涨了。

比如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24年和25年普通类本科专业学费都是3.98万一年,没有涨,但本科艺术类专业涨了8000元一年,专科艺术类专业涨了6800元一年。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专业涨了800元一年,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专业涨了500元一年,艺术学和会计学专业没涨。

新疆大学,文科类、理工类等专业没涨,设计学类专业涨了1800元一年。

赣南师范大学除了音乐学每年2.2万的学费没涨外,其他专业都涨了,其中文科类涨了370-390元一年,理工类涨了410元一年,理工(Ⅱ)类、体育类涨了430元一年,农林类涨了340元一年。

其他更多学校的例子我就不再举了,大家有想知道的,可以自己在网上查一下。

综合看下来,除了赣南师范大学涨的不是很多,其他学校的学费涨幅其实还是很明显的,网友整理的数据虽然有偏差,但“大学学费在涨”这一事实毋庸置疑。

而实际上,大学学费涨并不是今年才开始,前两年,尤其是23年很多学校已经涨过一轮了。

当时很多地方,上海、吉林、四川等发了政策说要调整学费标准调整之后,上海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从5420元一年调整为7215元一年,整体涨幅33%

吉林说是高校学费上限上浮不可超过15%,但实际上部分专业学费上涨幅度也超过了30%

四川2022年到2024年也是一直在涨,20244月四川发公告说理工类学费从5200/年涨到6500/年,这里的5200元还是2023年刚涨上来的,算上2024年,两年涨了2400元。

网易数读的数据,2023年那一波涨价潮中,高校学费涨幅普遍30%-50%左右特定学科的一学年学费涨幅最高可以达到160%,数据非常夸张。

而且不仅仅是本科学费,研究生学费近几年也是水涨船高。

澎湃新闻统计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2年,有38所“双一流”高校涨过专硕学费。

其中涨幅最夸张的东华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从每学年1万不到直接涨到了2022年的7.9万元。

上个大学学费成本越来越高了,关键毕业完还不好找工作,想把学费赚回来都是越来越难了,如果还这么涨下去,以后上民办大学,搞不好跟美国一样,有的人都要贷款交学费了。

高校学费为什么涨?

2023年的时候,上海针对这个问题,特别回复过,大概意思是旧制度跟不上新模式了,现行收费标准是20多年前定的,现在高校的培养模式变了,所以学费也要顺应时代涨上来。

这个原因说得通,上海上一轮的通行学费标准是2000年左右制定的,物价上涨,通行标准当然得变。

但这不能算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实质上就是缺钱。

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普遍来源有两个,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很多人也把社会捐赠算进去,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大学来说,这一来源几乎没有,所以我们直接不讨论。

有人发过一个数据,2014-2018年,某地41所省属高校财政拨款占比54%,学费收入占比26%,其他是社会捐赠。

这说明了高校的财政依赖度非常高。

这几年的情况,都不用去找数据,也能大概猜出些结果,高等教育的预算支出一定是大降。

为什么这几年很多大学教师改合同制了?为什么一些高校也开始说清理整治闲散人员、压减办公经费了?就是铁饭碗不好养,生源又在逐年下降,未来经营堪忧,没钱,啥也不是。

这种情况下,高校找钱,也只能看向学费,要不然难关难过。

10年,收入来源主要靠学费的民办高校已经关停了不少了,人口出生率持续新低的当下,很多民办学校就是会有招生困难的窘境,招不到人,找不来钱,关停很正常。

而且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边缘化高校走向关停,没钱的高校,就是会死掉。

一是经济下行,钱要用在刀刃上,现在各行各业都缺钱,整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雨露均沾不会发生,有限的资源就是会向头部集中。

可以去看25年全国高校预算数据,教育部直属高校、富裕地方高校拿到的预算经费都是非常高的,比如深圳大学拿到75亿,是地方高校预算第一名。

再比如一些有能力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学校,比如工信部几所直属高校,又称国防七子的几个学校,拿到经费预算也是很高的。

钱给到顶级学校,逻辑是通的。

这一逻辑下,一些地方普通学校,本质上是很难解决钱的问题的。

二是人口出生率持续创新低,影响到高校是早晚的事,目前是幼儿园关停潮,未来,有人计算是2037年前后,高校关停潮就要来了。

当前一些高校大学教师改合同制,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未来未雨绸缪的表现。

一来财政确实紧张,“铁饭碗”养起来越来越难了;

二来也是担心伴随着生源的逐年下降,真到了经营不下去的那一天,合同制也比铁饭碗好下手。

所以现在的一切,无论是涨学费,还是缩编,是无奈,也是趋势。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