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抢"中资企业后 英国也想下手欲强行贱买中企

作品声明:内容来源于@环球网

和中国硬着来的美国服了,和中方休战签订贸易协议,德国服了,柏林喊话希望和中方进行尊重良好的交流,欧盟在狠话说尽之后,也服了,感叹中方代表团水平很高,周四在布鲁塞尔不见不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报道截图

唯独荷兰这个刺头,继续死不悔改,试图为他们的强盗行为开脱,将责任全部都甩锅在中方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兰将安世半导体事件的责任全部都甩锅在中方身上

10月27日据路透社报道,四名荷兰政界人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继续泼脏水,指出荷兰之所以对中国企业动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方的闻泰科技计划裁掉安世半导体40%的员工,并关闭该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的研发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名荷兰政界人士对华泼脏水

指出在10月1日之前,闻世团队已经将团队转移到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工厂,还指控接下来将转移德国汉堡工厂的实体设备。在路透社访问他们有什么样的实际证据的时候。四人没有出具任何证据。不过随后,他们强调荷兰政府相信能与中方谈判达成解决方案。面对荷兰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知悔改,中方早就回应过了,中国坚决反对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

可见,荷兰企图在舆论层面,塑造自己被害论,但中国可不吃这一套,荷兰如果不认错,不改回来,那么中方就奉陪到底。

要知道,此事发生后,掌握着安世半导体70%产能的东莞工厂自国庆长假后,便收到通知限制出货,这一行为直接让全球汽车供应链“大地震”,其中欧洲车企率先喊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装配工厂

输家60天内诞生

据相关报道,针对七大行业的107家欧洲龙头企业供应链关系展开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跨行业视角审视,有86%的企业均从安世半导体位于中国的生产基地采购芯片产品。

此外,美日车企也全部遭殃。

可以说,稀土供应的紧张局势以及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已对欧洲汽车工业造成严重冲击,令欧盟成员国深感忧虑与不安。

近日,德国、法国及欧盟委员会相继通过媒体渠道发表强硬言论,声称将对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其中不乏考虑动用贸易领域极端手段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讲话 资料图

然而,面对欧洲汽车工业即将遭遇的大规模停产风险,以及中方对此的坚定立场,欧盟方面开始显现出慌乱态势。

正如丰田公司某高层所言,“中方具备在60天内致使整个汽车产业陷入停滞的能力”。

此论断并非夸大其词,当前欧洲汽车制造企业的稀土库存量,最多仅能支撑约60天的生产需求,一旦稀土供应渠道受阻,且同时面临芯片短缺的双重困境,欧洲汽车产业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全面停产的严峻危机。

所以在将狠话说尽后,欧盟又改口,但回归问题的本质,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又依赖中国的欧盟,屡屡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站队美国,最后上演所谓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真应该好好思考,以后的路该如何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汽车工业面临大规模停产风险

然而凑巧的是,在10月26日的时候,英国《电讯报》报道称,英国前保守党领袖史密斯爵士在内的多名政客,要求英国政府“强制剥离”安世半导体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芯片工厂。还给出了一个理由中国企业持有该工厂会对英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汽车芯片

英国这次对比荷兰不打算抢了,准备让中国低价贱卖,虽然英国政府没有做出回应,但是在2023年的时候,他们曾强制安世半导体出售过在威尔士的一家公司工厂。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欧洲人已经露出了强盗的本来面目。试图抓住一切机会,抢夺一切他们能抢到的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准备让中国低价贱卖半导体工厂

但是他们却忽略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中国不是之前的中国了,但凡敢伸手必将会遭到中方强烈的反制,叫停安世中国芯片出口就是中方对荷兰对欧洲的重重一击,美欧日车企全部遭殃。为了中方能够让步。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到马克龙以及德国多次透过媒体向中方放狠话,试图为周四的布鲁塞尔会谈博取筹码。但是中方却依旧不为所动,无奈的他们今天开始说好话。称赞中国代表团水平很高,技术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泰科技大楼

欧盟生动地给大家诠释了什么叫做,叫着不走打着倒退,给脸不要。主动加入稀土混战,配合美国执行穿透性规则。被打疼之后又开始放狠话,狠话说完之后又开始认怂。就是喜欢这样一次次的受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会议现场

所以说对于欧盟那点小心思还是算了吧,连自主安全都做不到,还想叫板中国,无论再怎么挣扎都摆脱不了在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局面,毫不夸张的表示就是天生韭菜命,生来就是被割的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